蔡振华的名字,在中国体育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但是在不同体育项目的爱好者眼中,蔡振华的名声也不一样。 在乒乓球爱好者看来,蔡振华是中国乒乓球的功臣,称他一句乒乓教父毫不为过。 在体育运动员的眼中,蔡振华作为教练和领导,其形象是一致的,那就是“铁腕”领导。 从蔡振华退役的那一刻开始,他的身份就从运动员转变成了管理者,为了让手下的选手打出好的成绩,蔡振华做了许多在当时看来有些过分的选择。 但他顶住了压力做出的选择,绝大部分都带来了不错的结果,让人不禁惊叹于他的坚持与抗压能力。 而在这幅铁腕外表之下,蔡振华也有着柔情的一面,他与妻子黄胜的恋情,是中国体育圈的一段传奇。 很多人都想不到,平时如此严肃的蔡振华,私下里是位模范丈夫。| 展开剩余94%24岁就退役,执教意大利国家队 蔡振华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很一般,父母都是双职工,没有时间照顾孩子,蔡振华的哥哥和姐姐在年幼的时候陆续去世,剩下蔡振华和一个妹妹。 平日里,一家人很难吃上一顿饱饭,哪天做一个荷包蛋,就算是一顿难得的美食。 在这种生活条件下,蔡振华被送往体校训练乒乓球。 并不是因为对乒乓球有什么梦想,而是因为蔡振华的父母觉得,送往体校训练可以管饭,这样就不用天天挨饿了。 没想到的是,蔡振华在乒乓球方面有极高的天赋,在体校训练了几个月之后,就参加了无锡市的一个市级比赛,一举拿下了少年组冠军。 从那之后,蔡振华一步一步从普通体校被调往省队,然后又从省队调往了国家乒乓球青年队,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了傲气: “我要当江苏的第一个世界冠军!” 当时的蔡振华确实有说这句话的底气,他的正手弧圈球速度极快,威胁大、变化多,在乒乓球台上步法严谨、敢拼敢打,领先的时候足够稳定,落后的时候敢于绝地反击,表现出了极强的心理素质。 而这被认为是能在世界大赛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必备要素。 这种心理素质,也被表现在了蔡振华的生活中。 据说,当时蔡振华是队里有名的放荡不羁,喜欢梳大背头、穿皮夹克、骑摩托。 有一次,他看到五台山体育场有一架报废的飞行教练机。 那天正好是休息日,蔡振华就跟另一个队友一起,偷偷到飞行教练机旁边研究了半天,竟然把机器给发动起来了。 为此,蔡振华没少受批评,不过他心里扛得住,也就很少有人能束缚他。 随着实力的增长,蔡振华开始跟随国家队在世界级大赛上战斗。 这一时期,蔡振华跟其他著名乒乓球明星有一个最大的区别,就是蔡振华在世界级男单比赛中没有拿过任何冠军。 而与之相对的,蔡振华在男团、男双比赛中,多次与团队一起捧起冠军奖杯。 这让蔡振华表现出了不一样的一面 ——虽然平日里他独树一帜、放荡不羁,但是在真正面对强敌的时候,蔡振华可以融入团队里,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效果,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合作型运动员,极其适合团队作战。 1985年,年仅24岁的蔡振华选择了退役,这让当时很多人感到十分可惜。 不过他的退役并不代表着蔡振华这个名字从乒乓球坛消失,反而意味着另一段传奇的开始——蔡振华选手变成了蔡振华教练。 当时蔡振华已经在世界大赛上打出了名气,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乒乓球的能力,以及蔡振华个人的技术水平。 特别是蔡振华在团队赛中的表现,令国外球迷和运动员印象深刻。 退役之后的蔡振华,立刻被公派到罗马,担任意大利队教练。 对于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说,能够担任意大利国家队的总教练,是极高的成就。 更何况在那个年代,意大利的生活水平比中国要好不少。 在意大利执教期间,蔡振华每年能拿到30000美元的教练费,这笔钱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已经不少。 每天上班,他负责训练指导,下班之后回到家里,也可以跟妻子黄胜有一个浪漫的二人世界。 周末更是可以按时休息,去意大利各处吃吃喝喝、看看歌剧,好不快哉。 但其实,蔡振华刚到意大利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惬意,他一句意大利语都不会。 而要指导意大利乒乓球选手进行训练,就必须直来直去的当面教导,平日的日常生活更是需要接触很多意大利人。 这让蔡振华在最初一段时间里感到十分头疼,不得不自学意大利语。 不过蔡振华的语言天赋不错,不久之后就可以跟意大利人进行简单的交流,再过一段时间,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基本就用不上翻译了。 蔡振华在意大利训练了三年多的时间,大大提升了意大利队的水平,得到了意大利体育界的一致认可。 然而同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,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成绩下降不少。 在一次世界大赛中,蔡振华带领意大利队参赛,意大利队成绩不错。 可是蔡振华站在意大利一方的看台上,亲眼目睹了中国队输给外国球队,这让蔡振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。 那天回到家里,蔡振华思考了很久——我在意大利,帮意大利人提高成绩,可谁在中国帮中国球员变强呢? 没过几天,蔡振华就下定了决心要从意大利回国,投身到中国乒乓球事业当中。 铁腕决策,让他在体育界毁誉参半 回到中国乒乓球国家队之后,蔡振华发现球队的管理十分松懈。 虽然教练们与球员们的技战术水平没有问题,但是在面对大赛的时候,选手们的心理和状态保持得都不够完美。 为了把国家队带回正轨上来,蔡振华使用了极为强硬的铁腕政策,经常亲自查阅运动员宿舍的出入记录,严格要求运动员们按照规定时间外出。 当时很多运动员长期松懈,经常早出晚归。 除了训练之外,也会依着自己的性子到处玩乐,甚至有的运动员很晚回到宿舍之后,又会在深夜再次出门。 这让蔡振华十分恼火。 有一段时间,蔡振华经常突击检查宿舍,搞得一部分喜欢外出的选手心惊胆战,著名的“不懂球的胖子”刘国梁,当年就是经常被蔡振华批评的对象。 有一次,刘国梁刚穿好衣服准备下楼出门,就听到外面有人报信,说蔡教练来了。 刘国梁立刻跑回房间,衣服都没来得及脱,就钻进了被窝里,关着灯假装睡觉。 十几秒之后,蔡振华就开门进了房间,刘国梁当时紧闭双眼,以鸵鸟心态应对蔡振华的审视,沉默了一阵子,蔡振华终究还是走了。 事后回想起来,刘国梁说:“我当时硬闭着眼,就是不睁开。” 除此之外,蔡振华最有名的强硬行为,就是对男乒女乒队内恋爱的干涉。 2001年的时候,男乒运动员马琳跟女乒运动员白杨的恋爱引起了轩然大波。 马琳14岁的时候,在省级运动会上一口气拿下了单打、双打、团体三个比赛的冠军,被当时的蔡振华和教练组成员一眼看中,挑到了国家队进行训练。 此后马琳确实不负蔡振华的期待,陆续拿下世界级大赛冠军,成为了当时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里最有实力的主力选手之一。 而白杨从5岁开始打球,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进入省队、国家队。 因为能力优秀,一直被当做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未来之星,潜力巨大,而且由于面容姣好,还被称为“中国乒乓球队第一美人”。 马琳跟白杨的恋爱,一开始只有几个跟他们亲近的人知道,但后来不知怎么泄露了风声,传到了蔡振华的耳朵里。 当时中国乒乓球队严令禁止队内恋爱,蔡振华听说之后大为光火。 特别是那段时间,马琳的成绩大幅下滑,更是让蔡振华不能容忍。 于是在雅典奥运会前夕,蔡振华把白杨开除出了国家队,退回省队训练。 马琳则因为在男子乒乓球队内有重要位置,雅典奥运会需要他参加,才免于处罚。 有相同命运的还有王皓和范瑛,他们也因为队内恋爱而被蔡振华处罚,范瑛被开除,王皓因为备战雅典奥运会而幸免于难。 至今,仍有不少人认为蔡振华当年的管理太过严格,白杨和范瑛在被退回省队之后,发展前途大受挫折。 虽然也称不上就此沉寂,但相比起在国家队内与最顶尖水平的队友进行训练,回到省队的二人明显失去了走向巅峰的机会。 也有人觉得,蔡振华的铁腕手段保证了中国乒乓球实力持续保持顶尖状态。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雷霆手腕,恐怕整个乒乓球队的精神都会涣散,至少对马琳来说,他将无法取得日后成就。 球迷们关注蔡振华,媒体们自然也会把镜头对准他。 于是我们看到了蔡振华在比赛现场看台玩手机的画面、看到他作为足协主席却身穿恒大队服的画面,这些都引起了球迷们的口诛笔伐。 后来蔡振华明白,足球界跟乒乓球界截然不同,无论是国家队的实力还是球迷关注的重点,都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。 于是从那之后,蔡振华每次来到比赛现场,都会西装革履一本正经,不再让球迷们感到任何不满。 在工作中,蔡振华依然使用铁腕手段,他认为著名教练可以改变球队的实力,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名帅,包括卡马乔、里皮、佩兰等等。 当然,国内教练也不是没有机会,虽然外国教练都是蔡振华请来的,但只要国家队成绩不好,蔡振华也会雷厉风行地决定更换教练。 生活中,他是个模范丈夫 与工作中的强硬不同的是,蔡振华在生活中,特别是在与妻子的感情里,是一个算不上强硬甚至十分柔情的人。 蔡振华的妻子黄胜是一个越剧演员,在很多人眼中,体育选手与文艺演员的感情总是长久不了。 乒乓球界许多对类似的情侣都以分手收场,可是蔡振华与黄胜是一个例外。 1983年,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,22岁的蔡振华认识了当时在北京越剧团工作的演员黄胜。 当时的黄胜一心扑在越剧上,蔡振华本来也没有谈恋爱的想法,但是朋友见两人都是单身,想要撮合他们,二人这才见了第一面。 得知见面对象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世界冠军时,黄胜心里其实并不怎么开心,因为黄胜觉得,找一个太有名的人在一起会很累。 见面之后黄胜才发现,在外界眼中放荡不羁的蔡振华,实际上是个很憨厚的可靠男孩,跟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蔡振华一脑门全是汗,紧张得不行。 人们口中那个梳着大背头的世界冠军,跟眼前这个紧张局促的大男孩产生了奇妙的反差,一下子拉近了黄胜跟蔡振华的距离,开启了这段感情的大门。 在蔡振华看来,黄胜是个知书达理、善解人意的典型大家闺秀,跟他想象中的择偶对象几乎完全吻合。 就这样,蔡振华和黄胜逐渐接近,慢慢坠入了爱河。 恋爱两年之后,蔡振华和黄胜面临一个人生重大抉择 ——当时黄胜的越剧团要去上海发展,而蔡振华需要留在北京进行乒乓球事业,两个人面临分隔京沪两地的处境,而且都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。 蔡振华从小练乒乓球,此时已经是国家队重要的主力成员。 而黄胜也从小学习越剧,这十几年来一心扑在越剧上,让表演越剧成了黄胜遇到蔡振华之前的人生支柱。 思虑再三之后,最终做出牺牲的还是黄胜。 她放弃了跟随越剧团前往上海,选择了跟蔡振华结婚,主动留在蔡振华身边,当一名全职家庭主妇,支持蔡振华的乒乓球事业。 为此,蔡振华十分愧疚,但黄胜说: “你做的事,是国家的事业,我还是以大局为重。” 1985年,蔡振华迎娶了黄胜,并在不久之后就被公派到意大利执教,他把黄胜也一起带去了意大利。 在意大利执教的那三年多时间,可以说是黄胜和蔡振华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。 当时蔡振华的工作也不忙,两个人可以在风景优美的意大利过悠闲的生活,在海风的吹拂下,静静观赏夕阳落下,是黄胜最喜欢的体验。 然而,随着蔡振华决定回国支持中国乒乓球队发展,黄胜也不得不放弃那种悠闲。 当时中国的经济能力和生活环境,要比意大利差一些,但蔡振华对妻子说,再过十几二十年,中国肯定比意大利更强。 现在黄胜回想起当时的这个决定,觉得自己相信丈夫还真信对了,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让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日子。 不过当年刚回国,蔡振华黄胜只能挤在一间十几平的小屋子里,蔡振华每天早出晚归工作,几乎见不到黄胜几面。 黄胜怀着孕,还要自己动手做家务、做饭,这让蔡振华十分愧疚,也尽可能地在能力范围之内补偿黄胜。 有一次,黄胜生了病住院,蔡振华在百忙之中请假陪在妻子身边,一边陪护,一边给黄胜削水果吃,黄胜当时说了这样一句感慨: “真想就这么一直病下去啊。”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,蔡振华听后,愧疚之情无以言表,后来工作不忙了,蔡振华也开始弥补起年轻时没有给到妻子的浪漫。 在黄胜33岁生日的当天,蔡振华请妻子和几个朋友出门吃饭,在饭局上,蔡振华突然拿出33朵红玫瑰,送给了黄胜,说: “今天是你33岁生日,这么多年来,我都没有好好给你过个生日,真是对不起。” 这让黄胜十分惊喜,因为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生日,蔡振华却记得,这让黄胜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。 后来,蔡振华还在一次节目现场采访时说到自己的感情经历,谈到妻子的时候,说了很多,说着说着竟然掉下了眼泪。 面对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,蔡振华真情流露: “黄胜这辈子给我付出太多太多了,我真的很感谢她,如果没有她,我不会有今天。” 平日里除了日常工作之外,蔡振华会跟妻子黄胜一起在家里看看电视,时不时出门游玩一下,再无当年铁腕教练的风范。 值得一提的是,二人的儿子蔡宜达在几年前成功出道,已经出演了多部电视剧,没有像外人想象的一样,走上父亲体育界的老路,而是在演艺界闯出了一片天,算是替放弃越剧事业的母亲圆了当年的演艺梦想。 对于蔡振华的一生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。 不过,他确实对中国体育界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,也在家庭生活中担负起了一个好丈夫、好父亲的责任,值得我们尊敬。 发布于:天津市
|